EN

EN
患者关爱
患者关爱
患者关爱
为患者提供完善
服务与支持
首页 > 患者关爱 > 详情
【非瓣膜类疾病】房颤基础知识
2024-04-19
返回列表

【病因】

1. 器质性心脏病

(1)风湿性心脏病:约占心房颤动病因的33.7%,以二尖瓣狭窄及闭锁不全多见。

(2)冠心病: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心绞痛者,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1.5%,陈旧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发生率为3.8%;急性心肌梗死时的发生率为8.2%。而因胸痛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正常者,心房颤动发生率为11%。总之冠心病的发生率是较低的。

(3)高血压性心脏病:其心房肌的很多小动脉管腔可因内膜增厚而狭窄或完全闭塞,使局部心肌发生缺血性变化及纤维化。

(4)甲状腺功能亢进:早期心肌有局灶性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,病程久者心肌常呈细小局限性纤维化,发生率为5%,多见于40~45岁患者。青年患者较少见,即使发生也多为阵发性。

(5)病态窦房结综合征:当窦房结动脉局灶性肌纤维结构发育不良,胶原结构异常及窦房结周围的变性,特别是窦房结周围变性以及窦性冲动的异常,可促使心房颤动的发生。

(6)心肌病:各类型的心肌病,常因伴有局灶性的心房肌炎症、变性或纤维化、心房扩大易导致心房颤动的发生,其中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常是该病的首发表现,发生率高。

(7)其他心脏病:如肺源性心脏病(发生率为4%~5%,大多为阵发性,呼吸功能改善后发作会减少);慢性缩窄性心包炎;先天性心脏病等。心房颤动皆属于自律性增高的局灶起源性心房颤动;而部分的阵发性及部分持续性及慢性心房颤动为心房内、肺静脉、腔静脉局部微折返机制所致。

 

2. 预激综合征

可能是由于预激综合征患者的旁道不应期很短,一旦建立了折返条件,经旁路的冲动增加,这种冲动又折返进入左心房应激期即能诱发心房颤动。预激并发房颤的发生率为11.5%~39%。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被认为情况严重,因为旁路没有像房室结那样生理性传导延搁的保护作用,所以经旁道下传的心室率多在180次/分钟以上,严重影响心脏的排血量。

 

3. 其他疾病

(1)全身浸润性疾病是统性红斑狼疮、硬皮病、白血病、淀粉样变等。

(2)肺和全身性感染以及慢性肺功能不全。

(3)心脏手术和外伤。

(4)洋地黄中毒、乌头碱类、尼古丁等中毒均可诱发房颤。

(5)各种心导管操作及经食管电刺激、电复律术中等可直接诱发房颤。

(6)酗酒和吸烟、情绪激动、过度吸烟、排尿等可直接发生或在原有心脏病基础上诱发房颤。

 

4.家族性房颤

是基因突变所致,遗传方式属AD遗传,多在成年之后发生,呈阵发性,房颤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和终止。房颤发作症状较轻,多由劳累、精神紧张、感染、疼痛、饮酒、吸烟等诱发,心功能保持正常。一般预后较好。

 

5.原因不明

健康人发生的特发性房颤,往往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依据。

 

【临床表现】

1.少数无明显症状,或仅有心悸、胸闷与心慌;

2.个别严重者头晕、晕厥、心绞痛、急性心力衰竭,甚至急性肺水肿。

3.部分可出现体循环动脉栓塞,以脑栓塞(脑卒中)最常见,

4.心室率快而不规则,多在120~180次/分,节律绝对不整齐,心音强弱不等,脉搏短绌(脉率少于心率),当心室率低于90次/分或高于150次/分时,节律不规则可不明显。

【检查】

检查可有提示房颤的征象,心电图有确诊价值,心脏超声对明确病因、了解预后有帮助。房颤时多数患者会有心慌或胸闷等不舒服的感觉,常规的体检非常重要。房颤可分为3个阶段,早期的阵发性(房颤可自行停止)、中期的持续性(房颤可通过药物等方法停止)及晚期的永久性(房颤无法停止)。

 

【鉴别诊断】

1.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期前收缩的鉴别。

2.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。

3.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与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。

4.心房颤动与房室交接区性心律的鉴别。

 

【治疗】

1.治疗原则:消除易患因素;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;预防复发;控制心室率;预防栓塞并发症。

2.药物治疗:抗心律失常药、抗凝剂。

3.电学治疗:电除颤、人工心脏起搏器、导管射频消融术。

4.手术治疗:外科迷宫手术。

×
TOP

©Copyright 1998-2023, MicroPort CardioFlow Medtech Corpor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 | 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沪ICP备202302356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4876号

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:(沪)-非经营性 - 2024 - 0135

“MicroPort CardioFlow”及“ ”为我司注册商标,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。